月度归档: 2022年5月

朱进忠004:矽肺-肝肺气郁,升降失常,痰滞血瘀

张XX, 男,成年, 二期矽肺4年。
前以补肾纳气,宣肺定喘,化痰止咳等中药西药均不见好转,反而胸满胸痛,气短咳喘更加严重。
头昏头痛,心烦心悸,手足憋胀.
脉:沉而涩
口唇及舌均稍暗紫。

乃肝肺气郁,升降失常,痰滞血瘀,木火型金之候,以疏肝理气,化痰降气,活血软坚
脉:沉而涩 -沉主肝经的气郁,沉而弦,
口唇及舌均稍暗紫——淤血不通
气短咳喘——痰滞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柴胡,枳壳,赤芍,桔梗,杏仁,陈皮,青皮,苏叶,甘草,黄芩各9克,
瓜蒌15,苏木6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副好转, 连服3月诸症均平。
沉在气分,涩在气分。肝肺气机的升降之路。生清阳,降浊阴,化痰热。

肝经气分:柴胡,枳壳,青皮,黄芩,苏叶
肺气:苏叶,杏仁,桔梗
肝经血分:赤芍,苏木
化痰:瓜蒌,陈皮
中焦气机:陈皮,甘草

李斯炽 关节疼痛4:肝血不足,风湿内侵关节疼痛

经XX, 男,成年,1971年7月13日,
主诉:右肩关节疼痛,右肩麻木,睡眠不好。全身乏力,食量减少。
西医诊断为肝脾肿大。
脉:弦细缓,舌上微黄苔,
此为肝脏阴血不足,风湿内侵之象——治 滋养肝血兼除风湿。

当归9,白芍12,玉竹12,女贞子12,生地12,制首乌12,山药12,秦艽9, 桑枝24,
海风藤9, 豨莶草12,甘草3克。
__4副后,关节已不疼痛,余症已有改善。

—本例:脉弦为肝郁,细为血少,缓为风湿,营血不足,故右肩麻木。
肝阴亏损,故睡眠不佳,肝传脾,故食量减少,食少则周身乏力。
血虚容易导致风湿内侵。而发关节疼痛。
故用:当归,白芍,玉竹,女贞子,生地,制首乌,滋肝血。
用秦九,桑枝,海风藤,豨莶草以驱风湿,
山药,甘草以益脾胃,

李斯炽 关节疼痛3:阴亏阳亢,气虚肝郁关节疼痛。

潘XX,男,成年,1971年2月26日
主诉:周身关节疼痛,头昏眼胀,睡眠不好,心累气短,少腹微痛,
舌本干枯,舌上微黄。
脉:浮弦而
——此肝阴亏损,肝阳上亢。
气虚肝郁之候,治宜养肝平肝补气疏肝。

女贞子12,旱莲草32,白芍12,玉竹12,制首乌12,钩藤9,菊花9,石决明9,党参9,
刺蒺藜12,金铃炭12,甘草3.
——本例,头晕眼胀,睡眠不好,舌本干枯,舌上微黄,脉浮,为肝阴亏损。肝阳上亢。
心累气短,为气虚症状。
少腹微痛脉弦,是肝经气郁。
伸屈时关节发疼痛,故用,女贞子,旱莲草,白芍,玉竹,制首乌养肝。
钩藤,菊花,石决明平肝。
用党参,甘草补气。
刺蒺藜,金铃炭疏肝,
气阴两补,补中兼疏,伸筋脉柔和。气机流畅。

李斯炽 关节疼痛2:肝阴素亏,风动于中关节疼痛。

万XX, 男,成年, 1959年11月7日,
主诉:1952年开始左肩关节疼痛,以后发展到左侧脸颊错位,运动时,关节位发生响声。
疼痛也加剧。性情急躁。
脉象:弦数有力。
——此肝阴素亏。 风动于中之象,用养阴息风兼利关节。

玉竹12,白芍12,石斛9,山药12,麦冬9,天麻9,钩藤9,桑枝24,藕节9,伸筋草9,甘草3.
——5副。

本例:性情急躁,脉象弦数有力,是肝阴亏损,阳亢生风。

《素问》肝生于左,其关节疼痛在左侧,
运动时疼痛加剧者,因肝主筋,关节枯涩,故动则发响。

用玉竹,白芍,石斛,山药,麦冬养肝。
桑枝,藕节,伸筋草通利关节,天麻,钩藤以平其阳亢风动之象。

李斯炽 关节疼痛1:气血不足,筋失濡养关节疼痛

高XX,男,成年,1960年6月8日初,
主诉:关节作痛,两肩尤觉酸痛,有时惊痛,影响睡眠,诊的
脉象:细微。
舌淡无苔

——此是气血不足,筋失濡养,以致筋痛,治宜 补益气血,柔筋安神兼以疏利之法。
泡参9,茯苓9,当归9,驴皮胶9,生地9,玉竹9,菟丝子9,柏子仁9,瓜娄1枚,
桑寄生15,甘草3.
—6副。

6月21日二诊,关节疼痛消失,已能熟睡,但睡中仍有悸动,脉舌均有好转。仍用本法。

党参9,茯神9,当归9,熟地12,白芍9,生地9,驴皮胶9,玉竹9,麦冬9,菟丝子12,桑寄生15,甘草3.

服上方后,即痊愈。

[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
睡眠欠佳,用柏子仁,茯神以增进睡眠,
用瓜娄,桑寄生以通经络除风湿。

李斯炽水肿5:风水水肿

郭XX,男成年,1972年2月3日,脸肿恶风,咳嗽,身疼,左肋痛,脉浮微数。
舌上有黑苔,此内有水气,表虚为风所乘,宜从风水论治。

越婢糖加减: 麻黄6,黄芪12,防己9,杏仁9,生姜2片,大枣3,甘草3.

2月13日二诊,服上方三副后,诸症缓解,后因又伤风邪,恶风咳嗽之症又发。
且兼全身浮肿,手指关节,也微肿胀,咳嗽时牵引左肋作痛,牙痛,食少,腹胀。
脉浮,舌上苔黄。 此风邪乘肺,水湿化热之症。 用越婢汤合黄芪防己汤加减。

麻黄6,石膏15,白术9,黄芪12,防己9,厚朴9,杏仁9,生姜2片,大枣3枚,甘草3
—–4副。

2月19日三诊,身肿已消,畏风,咳嗽,肋痛,牙痛也解。饮食增进。 目前尚余咽痛,脸微肿,腹胀。
指关节痛,脉已不浮,舌上有黄腻苔,是湿热未尽之象。
用开泄兼清利法以善后。

银花9,连翘9,板蓝根9,豆卷9,桔梗6,杏仁9,厚朴9,刺蒺藜12,木通6,桑枝30.
—–4副。

《金匮》风水其脉浮,外症骨节疼痛恶风,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,脉浮不渴,续自汗出,无大
热者,越婢汤主治。
风水,脉浮身重,汗出恶风者,防己黄芪汤主之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水肿3:气血不足,脾肾阳虚夹湿–李斯炽

王XX,女,成年。 1960年12月29日初诊。 患水肿已经9个月。
初发即肿,时愈时发,腹部饱胀,夜间小便次数较多,脉象细弱。
舌苔白滑。

此脾肾阳虚,温聚中焦,先通阳化气运脾燥湿。

(白9,法半夏9,桂木4.5,茯苓9,广陈皮6,苍术9,炮姜6,吴茱萸4.5 ,厚朴花6,生姜皮6,甘草3)–4副
1月10日 二诊
服上方后,饱胀与水肿具减,但四肢无力,倦怠思睡,且有黄带,仍从前方。加入培养气血,强肾之品。
(党参9,杜仲9,吴茱萸4.5, 桂木4.5,苍术9,炮姜4.5, 砂仁4.5,白术9,当归9,黄芪9,炙甘草4.5)-4副
1月18日三诊。
服上方4剂后,情况良好,又有微肿,小便减少,大便失禁,此肾气不固,用四神丸加减。

(益智仁6,五味子3,补骨脂9,吴茱萸3,茯苓9,白芍9,甘草4.5)-4副
4诊:
大小便正常,午后还有一点轻微水肿,黄带未尽,脉来尚缓。舌苔白滑。
用温脾除湿法。
(党参9,藿香6,几白9,桂木3,白术9,莲米9,山药9,海螵蛸9,当归9,广陈皮3,吴茱萸3,炙甘草3)–4副
2月6日5诊。 一切症状基本消失,睡眠欠佳,带下未尽,脉像软涩。舌苔淡白,正气尚不足,用归脾汤加味收全功。
(党参9,当归9,黄芪9,白术,枣仁,远志,莲米,山药9,薏苡仁9,海螵蛸6,杜仲9,甘草3)-4副。
用苍术,薏苡仁,厚朴花,陈皮,砂仁,藿香–除湿运脾。
杜仲,益智仁,五味子,补骨脂强肾阳。
当归,白芍–养血和营。

水肿2:阴阳并虚,肝郁湿热水肿——李斯炽

苏XX,男,成年,1965年1月14初诊。
面目及左下肢浮肿,左侧躯体感觉退减,活动欠佳。已有十余年历史。
经西医检查,诊断为左侧躯体功能紊乱。
近来大便稀黄,食欲亢进,
脉来盛去急,弦滑较甚。
舌上白苔。

年久正气不足,近来肝郁脾滞,湿热之邪内蕴中焦。
客热犯胃,消谷善肌,宜:先从标治,用疏肝运脾,清热利水法。

(丹皮6,白芍15,青皮8,雅黄连6,黄芩9,茯苓皮18,泽泻12,防己9,大腹皮9,甘草3)–3副
二诊
客邪已解,虚象毕露,脉象转为虚滑无力,舌苔淡白,食少便溏疲乏。

此脾肾阳虚之候,用补脾扶肾,温中行气法:

(土炒党参9,茯苓12,炒白术9,菟丝子15,益智仁9,泡姜6克,法半夏9克,陈皮9克,木香4.5克)–10副。
服上方70余剂,小便增多,水肿大减,饮食渐趋正常,但大便有时结燥,脉来细数,根气有余。此因连服温药,肾阳虽复而肾阴反亏。

再从培养肾阴考虑:

(熟地,枣皮,山药,丹皮,茯苓,泽泻,知母,黄柏,菟丝子,枸杞)6副
服上方18副,面目和左下肢无浮肿象征。饮食和大小便均正常,但是特别畏冷,董泽多汗,脉象虚数。
舌苔属匀净,再从温养补阳药善后。

(制附片18,熟地12,桂枝9,茯苓12,枣皮9,山药15,菟丝子9,枸杞12,炮姜6,广陈皮4.5,白芍12,厚朴9)

水肿1:脾肾阳虚水肿 –李斯炽

刘XX, 男,45岁。 1965年4月17日,面目浮肿,时肿时消,已有七八年历史。 睡眠不好,饮食不多,大便或闭或泻。精神欠佳,有时腰作痛。
面色晦暗,口舌干燥。
脉象缓弱无力。

诊:脾肾阳虚,不能制水,水气上泛,故面目浮肿。
宜补脾运脾温中强肾。
(白术12,茯苓15,山药15,法半夏9,厚朴9,陈皮9,生姜皮9,陈艾炭6,红糖30,菟丝子6,淫羊藿9克)–15副。

面目浮肿具消,精神好转,腰痛也减轻。
饮食不多,大便或闭或泻,精神欠佳,面色晦暗——脾阳不振。
脾胃不和,则睡眠不好。
腰为肾之府,肾阳不足——发为腰痛。
阳虚不能化水生津,——口舌反觉得干燥。
脉像缓弱无力——脾肾阳虚。

白术,茯苓,山药,法半夏,厚朴,陈皮——补脾运脾。
生姜皮,陈艾炭,红糖,菟丝子,淫羊藿——温中强肾。
阳行水化,则浮肿自销。

腰痛8:气血不足,肝郁气滞腰疼–李斯炽

胡xx,女,成年。1970年12月14日初诊。
主诉:腰痛,月经错后,经来量多,
脉:弱
舌:淡

此属气血不足,又加肝郁气滞,
治宜补益气血,疏肝行气。

(党参9,黄芪15,当归9,白芍12,茯苓9,白术9,金铃炭12,木香6,延胡索9,大枣3枚,姜炭6,甘草3)—4副。
1月18日,二诊。
腰已不痛,本月经期正常,但是量少色黑,经来腹痛,月经过后白带较多。
脉:濡弱,舌淡无苔。 仍用前方。

(当归9,白芍12,白术9,太子参9,川穹6,茯苓9,柴胡6,香附9,金铃炭12,青皮9,益母草9,甘草3)–4副后基本正常。

二诊时,月经量少,色黑,经来腹痛,也是肝郁
白带较多——气血不足。
用太子参,党参,黄芪,白术,大枣,甘草—补气。
当归,白芍,川穹,养血。
金铃炭,延胡索,木香,柴胡,香附,青皮–疏肝行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