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 中医实用验方

中医实用验证可用名方

水肿2:阴阳并虚,肝郁湿热水肿——李斯炽

苏XX,男,成年,1965年1月14初诊。
面目及左下肢浮肿,左侧躯体感觉退减,活动欠佳。已有十余年历史。
经西医检查,诊断为左侧躯体功能紊乱。
近来大便稀黄,食欲亢进,
脉来盛去急,弦滑较甚。
舌上白苔。

年久正气不足,近来肝郁脾滞,湿热之邪内蕴中焦。
客热犯胃,消谷善肌,宜:先从标治,用疏肝运脾,清热利水法。

(丹皮6,白芍15,青皮8,雅黄连6,黄芩9,茯苓皮18,泽泻12,防己9,大腹皮9,甘草3)–3副
二诊
客邪已解,虚象毕露,脉象转为虚滑无力,舌苔淡白,食少便溏疲乏。

此脾肾阳虚之候,用补脾扶肾,温中行气法:

(土炒党参9,茯苓12,炒白术9,菟丝子15,益智仁9,泡姜6克,法半夏9克,陈皮9克,木香4.5克)–10副。
服上方70余剂,小便增多,水肿大减,饮食渐趋正常,但大便有时结燥,脉来细数,根气有余。此因连服温药,肾阳虽复而肾阴反亏。

再从培养肾阴考虑:

(熟地,枣皮,山药,丹皮,茯苓,泽泻,知母,黄柏,菟丝子,枸杞)6副
服上方18副,面目和左下肢无浮肿象征。饮食和大小便均正常,但是特别畏冷,董泽多汗,脉象虚数。
舌苔属匀净,再从温养补阳药善后。

(制附片18,熟地12,桂枝9,茯苓12,枣皮9,山药15,菟丝子9,枸杞12,炮姜6,广陈皮4.5,白芍12,厚朴9)

水肿1:脾肾阳虚水肿 –李斯炽

刘XX, 男,45岁。 1965年4月17日,面目浮肿,时肿时消,已有七八年历史。 睡眠不好,饮食不多,大便或闭或泻。精神欠佳,有时腰作痛。
面色晦暗,口舌干燥。
脉象缓弱无力。

诊:脾肾阳虚,不能制水,水气上泛,故面目浮肿。
宜补脾运脾温中强肾。
(白术12,茯苓15,山药15,法半夏9,厚朴9,陈皮9,生姜皮9,陈艾炭6,红糖30,菟丝子6,淫羊藿9克)–15副。

面目浮肿具消,精神好转,腰痛也减轻。
饮食不多,大便或闭或泻,精神欠佳,面色晦暗——脾阳不振。
脾胃不和,则睡眠不好。
腰为肾之府,肾阳不足——发为腰痛。
阳虚不能化水生津,——口舌反觉得干燥。
脉像缓弱无力——脾肾阳虚。

白术,茯苓,山药,法半夏,厚朴,陈皮——补脾运脾。
生姜皮,陈艾炭,红糖,菟丝子,淫羊藿——温中强肾。
阳行水化,则浮肿自销。

腰痛8:气血不足,肝郁气滞腰疼–李斯炽

胡xx,女,成年。1970年12月14日初诊。
主诉:腰痛,月经错后,经来量多,
脉:弱
舌:淡

此属气血不足,又加肝郁气滞,
治宜补益气血,疏肝行气。

(党参9,黄芪15,当归9,白芍12,茯苓9,白术9,金铃炭12,木香6,延胡索9,大枣3枚,姜炭6,甘草3)—4副。
1月18日,二诊。
腰已不痛,本月经期正常,但是量少色黑,经来腹痛,月经过后白带较多。
脉:濡弱,舌淡无苔。 仍用前方。

(当归9,白芍12,白术9,太子参9,川穹6,茯苓9,柴胡6,香附9,金铃炭12,青皮9,益母草9,甘草3)–4副后基本正常。

二诊时,月经量少,色黑,经来腹痛,也是肝郁
白带较多——气血不足。
用太子参,党参,黄芪,白术,大枣,甘草—补气。
当归,白芍,川穹,养血。
金铃炭,延胡索,木香,柴胡,香附,青皮–疏肝行气。

腰痛7:肾家寒湿腰痛—李斯炽

李XX,男,82岁,1972年1月10日。
腰痛而重,年老怕冷
脉沉而细,两尺脉尤沉细,
舌苔白腻

此为肾家寒湿,用肾着汤
(干姜9,茯苓12,白术12,甘草3)-4副

4副腰疼痊愈:

脉像:沉细,舌苔白腻,行寒怕冷,为寒湿之像。
尤沉细,腰痛而重,属肾家寒湿。
腰痛如带五千钱,甘草姜苓术汤主之。

腰痛6:肾阴亏损,肝郁气滞,兼夹湿热——李斯炽

王XX,男,成年,1970年12月27日。
主诉:腰痛,右胁少腹也痛, 小便深黄。
西医检查为肾结石。
脉:浮大
舌上有黄滑苔。

此为肾阴亏损,肝郁气滞,兼夹湿热
宜养肝疏肝,兼除湿热。

(生地9,丹皮,茯苓,泽泻9,菟丝子12,山药12,刺蒺藜9,白芍12,牛膝9,金铃炭12,车前子9,冬瓜仁12,金钱草15,海金沙15,薏苡仁12,木通6)—-50副。

平时用金钱草,海金沙泡开水代茶。
两个月后腰痛消失。
经西医检查,已排除肾结石,诸症也痊愈。

本例,脉浮大,为阴亏阳浮。
腰为肾之府,肾阴亏则腰痛。
肝郁气滞则右胁及少腹发疼。
小便深黄,舌苔黄滑——湿热。
用 六味地黄丸养肾阴。
刺蒺藜,金陵炭,白芍,疏肝行气。
牛膝,车前草,冬瓜仁,薏苡仁,木通,金钱草,海金沙利小便除湿热。
(金钱草,海金沙代茶饮,增强化石作用)

腰痛5:脾肾受湿 –李斯炽

安xx, 男,成年 1971年7月3日,
主诉:夏天睡卧湿地,使舌苔逐渐变黑,同时腰疼痛,饮食减少。
四肢乏力,精神倦怠。
曾长时间服用清热药物,不但不见好转,反而舌黑,情况更加严重。

脉:濡细
舌黑而滑

此为湿伤脾肾之阳,应以除湿,温中,行脾健胃。

(苍术9,炒扁豆12,茯苓9,泽泻9,炮姜6,藿香9,木香6,厚朴9,法半夏9,神曲9,甘草3)-四副。

服上方后,黑苔渐退,腰痛大减,余症以缓解,
后以上方加减服20余剂,基本上恢复健康。
用温中除湿, 用肾着,胃苓汤加减,以解脾肾之湿。

腰痛4:心肝阴亏气滞,兼夹风湿-李斯炽

程xx, 男, 成年, 1971年7月6日,初诊。
主诉:腰痛,头痛,头晕,睡眠较差,性情急躁,阵发性心跳过速,大便秘结。
脉诊:寸关脉浮。
舌质红净。

此心肝阴亏,浮阳上亢
治:育阴潜阳

(生地9,白芍12,女贞子12,制首乌12,牡蛎12,钩藤12,桑叶9,代赭石9,山药12,玉竹12,龙骨12,甘草3)4副。
二诊
头痛头晕好转,近来无心动过速现象,其他症状还在(睡眠较差,大便秘结),
自诉:咽喉有阻挡感,屁多,腰痛在天气变化时更剧。
(气滞,——-风湿)

此:肝肾阴亏气滞,兼夹风湿腰痛。前方中加入疏肝理气。祛风之品。

(生地9,白芍12,墨旱莲12,玉竹12,麦冬9,钩藤12,牡蛎12,刺蒺藜12,厚朴9,桑寄生15,秦艽9,甘草3)–4副

服上方四副,诸症消失,停药观察一个月,未复发。
肝阴不足,加肝气郁滞,故发为腰痛。
天气变化时候加剧,考虑风湿。
刺蒺藜、厚朴——疏肝脾之气滞。
桑寄生,秦艽——除风湿。

腰痛3:肝肾阴亏腰痛-李斯炽

王XX , 男,成年1970年12月12日初诊:
主诉:腰痛腿痛, 失眠眼花,头晕耳鸣,心情急躁,饮食不好。
头发脱落。
脉: 浮大
舌红少苔。

肝肾阴亏,虚阳上亢。
滋阴潜阳法:

(女贞子12,沙苑子9,熟地12,玉竹9,牡蛎12,龙骨12,制首乌12,菟丝子12,五味子6,山药18,柏子仁9,白芍9,茯苓9)–4副。

二诊
头晕失眠好转,余症尚在,再养肝肾法

(生地8,丹皮9,牛膝9,泽泻9,茯苓9,山药12,菟丝子12,知母9,女贞子12,龙骨12,牡蛎12)—–6副

三诊:6副后
腰痛腿痛,失眠,头晕眼花,落发等症状有好转,饮食也有增加,
只觉得耳鸣多梦,脉:浮弦
舌红少苔,任然用前法:

(磁石9,朱砂9,神曲9,生地9,丹皮9,菟丝子12,山药12,茯苓9,泽泻9,女贞子12,墨旱莲12,龙骨12,牡蛎12,白芍9)-6剂

三副痊愈。

本例:脉像浮弦大,舌红少苔,属阴亏脉舌。
肝肾阴亏引发失眠,眼花,头晕,耳鸣。
腰痛疼痛是肾阴不足。
用二至丸,六味地黄丸,沙苑子,玉竹,制首乌,五味子,白芍,菟丝子,知母养肝肾阴。
龙骨,牡蛎,柏子仁,磁石,朱砂安神潜阳。
牛膝引血下行,
神曲健脾胃,

腰痛2:心肾阴亏,气血不足-李斯炽

李xx, 男,34岁,初诊
主诉:肾炎年余,现下肢浮肿已消,唯有腰痛酸楚刺痛。动则心悸,睡眠欠佳,目视少神,面色萎黄。
脉:细微数
舌:净无苔。

心肾阴亏,虚阳上浮,日久耗气血,先养心安神,益阴生水。
心阴亏——动则心悸,
肾阴虚—-脉细

左路肾经:女贞子,生地
肝血:白芍,枣仁,
心血:柏子仁,丹参
肺气,肺阴:沙参,天冬
脾胃:山药,茯神,甘草
远志入心
(沙参15,山药15,女贞子15,生地12,柏子仁9,丹参9,茯神9,天冬8,白芍9,枣仁9,远志3,甘草3)
二诊
症状减轻,睡眠饮食都佳。
但是腰刺痛,口舌仍然干燥。
应扶正气,滋阴血,
(党参,当归12,黄芪15,山药15,生地9,枣仁9,丹参9,菟丝子9,枸杞9,柏子仁9,茯神9,鸡内金6,甘草3)
增加了当归12,黄芪15, 菟丝子

7副痊愈。
用沙参,山药,女贞子,生地,丹参,天冬,菟丝子,枸杞养心肾。
柏子仁,茯神,枣仁,远志养心安神。
当归,党参,黄芪,白芍,甘草补气血。
鸡内金健脾胃

腰痛1:肾阴亏损,兼夹湿热腰痛-李斯炽

候xx,女, 36岁, 1963年11月28日初诊。
主述:经常腰痛,尿频,排尿疼痛。 下肢轻度浮肿,全身倦怠无力,劳动后胸胁疼痛,食欲减退,睡眠多梦,有时口干。
舌质红,有薄白苔:
脉像:细数。

脉细数——肾阴亏损,兼夹湿热(口干舌质偏红,尿频)。
清热利湿

知柏地黄丸加减:
(生地9,枣皮9,山药12,茯苓9,丹皮9,泽泻9,黄柏9,知母9,银花藤15,茅根9,车前草12)

知柏地黄丸+银花藤(忍冬藤),茅根,车前草(入下焦清利湿热)。
2诊: 14副以后, 小便正常,无尿频及排尿疼痛现象。
下肢已经不浮肿,腰痛减轻,食欲增进,右胁时觉疼痛,
睡眠多梦,有时口干。
脉:细弱,量尺软弱, —–湿热已解, 从滋肾兼理肝气。
(生地9,枣皮9,山药12,茯苓9,丹皮9,泽泻9,菟丝子12,白芍,刺蒺藜12,桑寄生15,夜交藤15)

肝血亏,肝气不调。
六味地黄丸+菟丝子,桑寄生,夜交藤。
白茅根,车前草,清下焦湿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