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理添加 方剂添加 自诊 网诊查看 =首页






pvfine中医甘露消毒丹(上焦湿热并重),http:///zhongyi/c_userlist.asp ? cust_s=4399
 
 
甘露消毒丹(上焦湿热并重)    已提交审核
1.辩证病因:
【发热口苦并见,发热不恶寒,热邪见重,脘腹胀满(湿热困气机),倦怠,肢体酸痛,咽喉红肿热痛(化毒)】
【湿热毒邪上攻,咽喉肿痛, 面色淡黄(湿邪困阻脾胃气机,黄疸)】
【湿热下注,腹泻,小便黄赤】,【舌质淡红或红,或有红点,满布,中后部苔厚浮黄】
【表现:上(咽喉)中(万福痞满)下(湿热下注)三焦】
【比较重的病势】

中焦湿热并重,咽喉肿痛,
舌苔黄腻,
用于急性扁桃体炎,
高热汗出。

2.治疗方法:
利湿化浊,清热解毒,上焦热毒上壅。
【芳香行气化湿,药性偏温】关木通临床上用的比较慎重。
【怎么知道热入营份,还是湿热入营份: 黄腻苔,谵语(营份)】
湿热并重,病邪完全进入气份。轻症,三仁汤【湿重于热,病位:上中两焦】
热毒进入营份不能用,(神昏谵语),舌紫舌降
(滑石,茵陈,黄芩,木通,连翘,射干,薄荷,贝母,菖蒲,藿香,白豆蔻。)
。(连翘,射干)清热化痰,
。贝母-清热化痰,
。薄荷-清热解毒 ---针对咽喉肿痛,湿热上攻。

3.配方:
滑石,茵陈,黄芩,木通,连翘,射干,薄荷,贝母,菖蒲,藿香,白豆蔻。


滑石:甘寒,清热,气大寒,性沉重,无毒。利六俯。津液频生,利九窍。逐淤血而解烦渴,分水道实大肠。上气降火。 有火积在膀胱者非此不能除。 夏暑必用利膀胱而去热。


茵陈:主黄疸而利水,清利肝胆湿热。先化湿,舌黄腻脉濡数。 寒性


黄芩:黄芩泻肝胆,肺经湿热。 必肺与大肠、膀胱之有火者,用之始宜,否则,不可频用也。 肺经有实邪,黄芩用之,可以解热;肺经有虚邪,黄芩用之,反足以增寒。 黄芩不伤肾火,知母,黄伯伤肾火,知母、黄柏泻肾中之火矣,肾火消亡,脾胃必无生气。 黄芩之多用,祸不及黄柏、知母远甚
多用久用,亦有损于胃

木通:木通即葡萄根也,泻小肠火。 这类药乃除湿之药,肾中有湿,阻肺气下行,必呛肺作咳,利其湿行其水,则肺气下行以止咳,这是必用药。 若肾中无湿,却在用此药利水,造成肾缺水而萎缩,那是乱用、误用药物所致
若肾中无湿不能用。

连翘:疮家圣药,苦寒清里,能清胃热,又能清心火。 行肺气清热,透热转气。可以防止邪热逆传心包。


射干:去痰利咽, 射干入肺,而能散气中之结,故风痰遇之而消。但有结则散结,无结则散气。肺气前为风痰所伤,复为射干所损,势必实喘而实为虚喘矣也


薄荷:辛凉解表。 少量清肝,梳肝


贝母:贝母消热痰,而不能消寒痰,有软坚之力。治肺阴虚咳嗽(蒸梨) 不化肾中之火痰也。 半夏消寒痰,而不能消热痰也。 人面疮,乃热痰结成热毒
1

藿香:生在水湿之地,喜欢水利湿。 解表利湿。 微温,止呕吐,开胃消食,去臭气,利水肿,夏季感冒要药。 能够辟恶邪气,恢复肠道正气,使得脾胃湿浊降,清阳升,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。 香薷味浓烈以发汗解表见长,而藿香更偏重于化中焦湿浊


豆蔻:豆蔻类都能温中,白豆蔻,草豆蔻,肉豆蔻。温脾


 


医案1:    
舌苔图或者病理图:

医案2: 病重的症






本站程序:修改,出错,改进,源程序索取,联系qq:22217863 (让我们一起进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