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配方:
紫菀茸一钱、炙草一钱、人参一钱、冬桑叶、款冬花、百合、炒杏仁、阿胶、贝母、半夏、蒲黄一钱半,生姜三片,水二碗,煎八分,调犀角末一钱,饭后服
紫菀:降气化痰,并且止咳通络
久咳则肺寒,紫苑性温,则可以用
人参:公认的补气药。
公认的补气药,但,你可知道家父因过服人参造成胃癌吗
桑叶:祛风,镇肝息风。
收汗,单一味桑叶烘干成粉末,每次两钱空腹吃
款冬花:善止肺咳,消痰唾稠粘,润肺,泻火邪,下气定喘,安心惊胆怯,去邪热,除烦燥,平肝明目。
尤能止肺咳肝嗽。
紫菀虽亦止久嗽,而味苦伤胃,不若款冬之味甘,清中有补也 不能多用
百合:安心益志,润肺,安神,清热
止喘,消痞满之气,利大小便,治痈疽,喉痹
杏仁:太阴肺经,利下之剂,除胸中气逆喘促,治咳嗽,坠痰,润大肠。 小毒
阿胶:性味甘,平。 归经归肺、肝、肾经。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,润燥,止血。
贝母:贝母消热痰,而不能消寒痰,有软坚之力。治肺阴虚咳嗽(蒸梨)
不化肾中之火痰也。
半夏消寒痰,而不能消热痰也。
人面疮,乃热痰结成热毒 1
半夏:燥湿化痰,治寒痰
蒲黄:止衄血妄行,咯血、吐血亦可用,消瘀血。
咯血者,肾火上冲,而肺金又燥。
蒲黄润肺经之燥,加入于六味地黄汤中,则一服可以奏功,非若他药如麦冬、五味,虽亦止咯,而功不能如是之捷 能治实,而不可治虚
生姜:一曰,制半夏,有解天南星毒之功。
二曰,佐大枣,有厚肠之说。
三曰,温经散表邪之风。
四曰,益气止胃反之呕。
生冷瓜果,酒食所伤,呕吐不止圣药。
每天服用少量的生姜,可以暖胃助阳,祛除常年素食停留在身体里的寒湿。
若是热痢,生姜留皮,若是冷痢,生姜去皮,此中有大妙。姜茶饮,姜皮走外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