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配方:
苍术、柴胡、羌活、防风、白芷、川芎、广藿香、前胡、连翘、陈皮、山楂、枳实、麦芽(炒)、甘草、桔梗、六神曲(炒)、紫苏叶、厚朴、红茶
苍术:气辛,味浓,性散能发汗.
1.苍术补气,兼善去湿,以治气虚湿痰而中邪者,自是神效.
2.治气虚燥痰之中邪者,则苍术性燥,不燥以增燥乎.
3.苍术发汗,发散,但是不怎么散气,其他风药太过于散气。
柴胡:柴胡泻三焦火,〔须用〕黄芩佐之;柴胡泻肝火,须用黄连佐之,胆经亦然.
泻肝胆之邪,去心下痞闷,解痰结,除烦热,尤治疮疡,散诸经血凝气聚,止偏头风,胸胁刺痛,通达表里邪气,善解潮热。
【柴胡小剂量升阳 中剂量疏肝 大剂量 让人和电脑一样重新开机】
柴胡提气,必须于补气之药提之,始易见功
可解郁热之气,而不可释骨髓之炎也,能入于里以散邪,不能入于里以补正。
羌活:走太阳经。辛温发表,搜风渗湿。
【祛风消耗气血为代价,注意滋阴养血】
所以配生地。
感冒夹湿,用羌活非常好。
尤其是上肢的疼痛用羌活,桑枝。
走下肢用独活,祛风寒邪气。
走太阳经,风湿困太阳经,人会觉得身体沉重,骨节痛。
防风:引经之药,无所不达,治一身之痛,疗半身之风,散上下之湿,祛阴阳之火,皆能取效。但散而不收,攻而不补,可暂时少用以成功,而不可经年频用以助虚耳。
补中益气汤加防风,升清阳以止泻。 如属上焦津液亏乏或阴虚火炎而致胸痒干咳者,当忌防风之辛散。
白芷:头面之药,散风活血,利气行痰。
色白走阳明,治阳明头痛。前额及眉棱骨痛。
川芎:血中之气药,其作用是行气开郁、活血化瘀、止痛,
藿香:生在水湿之地,喜欢水利湿。
解表利湿。
微温,止呕吐,开胃消食,去臭气,利水肿,夏季感冒要药。
能够辟恶邪气,恢复肠道正气,使得脾胃湿浊降,清阳升,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。
香薷味浓烈以发汗解表见长,而藿香更偏重于化中焦湿浊
前胡:降气化痰、疏散风热,对风热咳嗽痰多、痰热喘满、咯痰黄稠等有治疗作用。退内外热的痰实。
连翘:疮家圣药,苦寒清里,能清胃热,又能清心火。
行肺气清热,透热转气。可以防止邪热逆传心包。
陈皮:陈皮制之得法,实可消痰,兼生津液,更能顺气以化饮食
行气健脾、降逆止呕、调中开胃、燥湿化痰之功,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、嗳气、恶心、呕吐及湿阻中焦所致的纳呆倦怠、大便溏薄及痰湿壅滞之咳嗽痰多等症
山楂:
枳实: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,降气开结。行气理脾,没成熟所以性子比枳壳烈一些。
麦芽:消食,消痰,多吃耗肾水。
甘草:和中泻火
桔梗:肺家之药,润胸膈,除上气壅闭,清头目,散表寒邪,祛胁下刺痛,通鼻中窒塞,治咽喉肿痛,消肺热有神,消肺痈殊效。
引诸药上升,解小儿惊痫,提男子血气
神曲:消宿食,逐积痰
紫苏叶:外散风寒,又能够理气和中,辛温发表。
能发汗,散寒,行气,和血,既走气份又走血份。
厚朴:消痰下气。平胃燥湿。
其下气宽中,消除中焦积满,导滞下行。厚朴、大黄、枳实组成“三物汤”便是很好的消导之方。
下气,身体虚弱的容易耗气伤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