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理添加 方剂添加 自诊 网诊查看 =首页






pvfine中医霍香正气散(疏散表湿,兼祛里湿,偏于肚子不舒服),http:///zhongyi/c_userlist.asp ? cust_s=4101
 
 
霍香正气散(疏散表湿,兼祛里湿,偏于肚子不舒服)    已提交审核
1.辩证病因:
★临床表现:恶寒发热,少汗,头重痛昏蒙,身重疼痛,口淡不渴,胸脘痞闷,或者呕恶纳呆,肠鸣泄泻。
★舌苔白腻,脉濡

外感湿邪,湿困肌表,肺失宣降,卫阳被郁——恶寒少汗,咳嗽气喘。

正邪相争——可见发热。
湿阻清窍——头痛头昏蒙,
湿阻气机——胸脘痞闷,
湿困脾胃,胃升降失司——胃气上逆,呕恶
湿浊下到大肠——肠鸣泄泻。


★头癣、手足癣、灰指甲: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、灰指甲是皮肤真菌感染引起,而藿香、紫苏、白芷、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,在临床中治疗头癣、手足癣、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。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,每日1-2次,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。

2.治疗方法:
★外感风寒,内伤饮食,恶寒壮热,头痛呕逆,咳嗽气喘。

藿香,理气和中,辟恶止呕,兼治表里;
苏芷,桔梗,散寒利隔,发表;
厚朴,行水消满;
橘皮半夏,降逆除痰,输里滞;
苓术甘草,益脾去湿。
【禁忌】
★伤寒,头痛发热,全身疼痛不能用,用了会变坏病。
★元气虚弱之人慎用。
【与伤寒的区别】伤寒:苔薄白,脉浮紧,但无头身沉重。
  本症寒湿,苔白腻,脉濡,胸闷痞闷,恶呕纳呆,,沉重。

3.配方:
大腹皮,白芷,紫苏,茯苓,半夏曲,白术,陈皮,厚朴,桔梗,藿香,甘草


大腹皮:槟榔之外皮,气微温,降也无毒。攻心腹大肠壅毒,消浮肿。专消肿,必须与白术,薏苡仁,茯苓,车前子,桑白皮,人参同用


白芷:头面之药,散风活血,利气行痰。 色白走阳明,治阳明头痛。前额及眉棱骨痛。

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 【泄利病中不用】
泄利病中不用

半夏:燥湿化痰,治寒痰


白术:除湿消食,益气强阴,尤利腰脐之气。(白术利腰脐之气,原是利肾中之湿也。肾不湿则腰不疼)。 二陈汤,必多加白术所以消痰也;四君子汤,必多加白术所以补气也;五苓散,必多加白术所以利水也; 【祛邪的汤里面】 脾胃之土必得肾中之火相生,肾火大败,则不能健脾。
白术利水,则其性必燥。 肺气之燥也,更用白术以利之,则肺气烁尽津液,必有干嗽之忧;胃气之燥也,更用白术以利之,则胃气炎蒸津液,必有口渴之虑。脾气之燥也,更用白术以利之,则脾气焦枯津液,必有肠结之苦

陈皮:陈皮制之得法,实可消痰,兼生津液,更能顺气以化饮食 行气健脾、降逆止呕、调中开胃、燥湿化痰之功,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、嗳气、恶心、呕吐及湿阻中焦所致的纳呆倦怠、大便溏薄及痰湿壅滞之咳嗽痰多等症


厚朴:消痰下气。平胃燥湿。 其下气宽中,消除中焦积满,导滞下行。厚朴、大黄、枳实组成“三物汤”便是很好的消导之方。
下气,身体虚弱的容易耗气伤津

桔梗:肺家之药,润胸膈,除上气壅闭,清头目,散表寒邪,祛胁下刺痛,通鼻中窒塞,治咽喉肿痛,消肺热有神,消肺痈殊效。 引诸药上升,解小儿惊痫,提男子血气


藿香:生在水湿之地,喜欢水利湿。 解表利湿。 微温,止呕吐,开胃消食,去臭气,利水肿,夏季感冒要药。 能够辟恶邪气,恢复肠道正气,使得脾胃湿浊降,清阳升,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。 香薷味浓烈以发汗解表见长,而藿香更偏重于化中焦湿浊


甘草:和中泻火


 


医案1:只适用于寒湿的,野外瘴气的。
偏阴虚,湿热的都不能用,会化燥,化热 







本站程序:修改,出错,改进,源程序索取,联系qq:22217863 (让我们一起进步)